返回列表 发帖

[欢乐吐槽] 觉得《舌尖II家常》里面拉中提琴的女孩爸妈好夸张啊

本帖最后由 jj0120 于 2014-5-9 19:23 编辑

有木有这样感觉的,那个女孩妈妈在上海陪读,然后5年父母都没有相聚一起,为了孩子完全抛弃自我的生活了。感觉这样的教育方式给父母自己的压力太大了,给孩子的压力也太大了。
长期异地的陪读,听着就是一声叹息,不管这孩子最后能不能“出人头地”,这个家庭给人的感觉就不太健康:太压抑沉重了,将所有压在一个孩子身上,其他似乎都不重要,起码这对夫妻的感情十分深厚就值得商榷啊。
有时候想想,怎么样都是一辈子。活法这个问题真不知道怎么说。每个人幸福的标准不一样。
纠结的一个月
我在想那个女孩要是接着出国深造呢?妈妈也跟着出去接着陪读吗?将一生所有希望压在一个孩子身上会不会太沉重了呢?
晋江坑深,常备工具有躺椅,扇子,茶水,点心,瓜子,驱蚊水。外加一板砖。
起点水大,自荐武器为滑浪板,指南针,救生圈,游泳衣,潜水艇。
我看完就和家里人讨论了这个问题,如果我家小孩有这种天赋要不要这样跟着去陪读,偶老公就说不要,这样不能给小孩一个完整的家,对他的人格发展还是有影响的。因为我老公以前就是从小就在外求学,一直很羡慕人家父母都在身边的,导致了他后来比较孤僻的性格。他自己都觉得这样很不好。
沈子钰2013年3月获第11届特蒂斯国际中提琴比赛得第一名。
望女成凤。可怜天下父母心。希望女儿永远珍惜父母的一片冰心。
大多做父母都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受教育的机会,
很理解片中这对父母。
昨天在看到这一段时,我默默地把电视关了,因为我觉得我不是在看舌尖上的中国,而是感动中国。。。
中国父母为儿女的付出实在是太多了,可这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了吗?是孩子真正想要的吗?她的童年快乐吗?不禁使我回想起李云迪的童年……
人活着还是快乐点好,大家同意吗?
有很多啊,我同事他老婆孩子在其他区陪读, 他在家里,虽然不远,长期分居呢
因为男人不靠谱。所以孩子显得更加重要
陪着室友看的 就说有些家庭的重心完全是放在儿女身上的 好畸形 同感觉是感动中国而不是舌尖上的中国 这集很失败
[综]光河流逝,故事完整,文笔情节人设都是我的菜,美味哦!
《为君》by三无斋主人,攻菌们都病的厉害,正攻更是个大大大病娇ε(罒ω罒)з
《末日乐园》by须尾俱全,绝赞末日女主文,脑洞清奇。
本帖最后由 nanlingxue 于 2014-5-10 02:54 编辑

我反而觉得,我最喜欢这集。主题是家常,说的是家常菜。比如上海陪读母女,目前用一道红烧肉凝聚了对女儿的期望,也有着全职妈妈的酸甜苦辣。
    我之所以喜欢,是因为这集是一个个单元家庭的故事构成,故事中介绍了每一个家庭用不同的菜肴来表达爱。舌尖上的中国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美食介绍纪录片,从第一季开始,就是通过美食深入中国人的生活,食物、自然、人类、社会。
    也许这种由人文故事构成的美食让我更加有感觉吧。
    说到陪读,这对母女确实非常极端的例子。但是在一二线城市,这种陪读的家庭比比皆是。特别是学艺术的尤甚。
    我老家是个三线城市,下面的县城乡镇我见过很多母亲为了让孩子能上更好地学校和获得更好的教育,从农村出来到镇上、县城甚至到地级市陪读。在网上有很多说这个母亲是神经病。我和老家周围的那些陪读的父母聊过这个问题,她说,这不仅仅是望子成龙。从农村来到一个繁华的地方,作为一个孩子,他会无所适从。如果是他一个人,也许会学坏,也许会用其他方式来发泄这种自卑和惶恐。这是源于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担心,作为父母,我最担心孩子在青春期学坏。另外,这对老一辈来说,无疑也是和社会接轨的一种方式。这个母亲最后说,我读书不多,如果他有这个天赋,尽我所能培养我的孩子是我对他的责任,缩在乡下对他来说已经不能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我只能尽力去帮他,他能达到哪种程度我不知道。也许在外人看来,我为了让他成才用了这么极端的方式,但是成才,我不期望以后他能赚多少钱,只要他自己不后悔,我也算对得起他了。

     最后,这种陪读方式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夫妻分居、孩子和其他家人疏远等等。
我要花花...花花...雷空间文(需要文笔好才能看得下)、上帝视角文。
目前在追的文:《带着网咖回1950》、《买活》《时空电商1949》《皖山河1937》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我能说是因为老婆觉得老公不靠谱,所以才不在乎夫妻感情,而更重视小孩么?
如果是夫妻感情好的那种,自然老公会想办法调动工作,一起陪读的。
回复 13# nanlingxue


    这位妈妈说的有理。我一个表弟就是典型,如果当初他到城里读书有妈妈陪在身边,给予一定的约束和关爱,也许后来也不会变得那么混。少年人的可塑性太强,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往恶处走,想扭转回来太难。对于教育资源的稀缺,为人父母的也无奈啊。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