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假如只生一个好,还是闺女才养老!

俩儿子一个清华一个人大,可她还是进了养老院!(组图)

文章来源: 新闻夜航 于 2018-05-20 20:00:25-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1191 次)


编者按:我们以为父母可以照顾自己,但其实他们已经渐渐失去自己生活的能力,到了需要依赖你的时候。

全文共3438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30秒。

你是不是放假的时候都在游山玩水的路上?当你常年出门在外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当着空巢老人的爸妈,嘴上说不要你养,身体上其实已经差到不行了。

采访了一对儿女读名校、特别有出息的空巢老人李老夫妇,才知道我们忽略陪伴的老人,一方面正承受身体衰老的无助,另一方面,对子女的渴望,让他们每一天都在孤独中煎熬。
李老今年70岁,老伴儿68岁。退休前,李老夫妇都是省城电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李老的两个儿子,一个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一个毕业于清华大学,之后继续深造并取得了高学历,如今都在北京定居。

  在世俗意义上,有这样的两个儿子,对于任何家庭的长辈来讲,此生都应当算是功德圆满了。而“功德圆满”也是李老在接受采访时,最喜欢说出的词语。但这4个字从李老嘴里吐出,并不尽是欣慰,还有些唏嘘和自我劝慰。

李老今年70岁,老伴儿68岁。退休前,李老夫妇都是省城电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李老的两个儿子,一个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一个毕业于清华大学,之后继续深造并取得了高学历,如今都在北京定居。

  在世俗意义上,有这样的两个儿子,对于任何家庭的长辈来讲,此生都应当算是功德圆满了。而“功德圆满”也是李老在接受采访时,最喜欢说出的词语。但这4个字从李老嘴里吐出,并不尽是欣慰,还有些唏嘘和自我劝慰。
我们不是没想过去北京和儿子一起生活。以我们俩的收入,即使生活在北京,也不会给孩子们增添太多负担。但是,北京的情况太特殊了。孩子们在“北上广”之外任何一座城市生活,我和老伴儿的晚年都不会遇到今天这样大的困难。

两个孩子虽说都在北京买了房子,都是150平方米左右,算是“功德圆满”了。但这辈子也都实实在在地被套在那150平方米上了。因为过得并不容易,所以孩子们的心理上,就格外爱惜自己的小家庭。我和老伴儿也能理解。

按说150平方米的房子,除了他们各自一家三口,也够住下我和老伴儿了,但孩子们都不主动开口请我们去住。

有一年过年,全家人都在,两个儿媳妇用开玩笑的方式互相说:“现在国家人均居住面积的小康标准是30平方米,如果咱们谁家再挤进两个人去,立刻就生活在小康线以下了。”也许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和老伴儿当时只能相视苦笑。

也许生活在北京,这条“小康线”就是孩子们潜意识中的一个底线,如果击穿了,在心理上就是对他们人生价值的否定。他们好不容易在北京立了足,过着还算体面的“小康”日子,我们做父母的,也不忍心扰乱他们的生活,给他们成功的心理抹上一道阴影。

而且一个家庭,成员之间需要相对私密些的空间,这个观念我们老两口也是有的。让我们和孩子们挤在一起,也会替孩子们感到不便。还有个办法,就是我和老伴儿在北京租房住。可是,怎么盘算,都不可行。

即便我们住在北京,儿子就在身边,可日子一样是我们老两口自己过,一样是空巢家庭。顶多周末时孩子们能过来看一眼,这样就等于是白白花了一笔冤枉钱。思前想后,唯一的出路就是我和老伴儿独守空巢。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05/20/socialnews-156841.html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 ... r=spider&for=pc

假如只生一个好,还是闺女才养老!

花间一朵

百家号17-12-2417:16
作者:假货si全家 时间:2016-08-13 16:51:00






  我外婆外公家,乡下,我妈养老,全包。
  我奶奶家,乡下,我爸他们兄弟平分,二婶婶和小婶婶伺候,奶奶家极其重男轻女,没有搞双标,没女儿啥事。
  某伯伯家,城市里,那个奶奶住二儿子家,保姆伺候,住院安排甚至保姆,均有女儿包了,连房子都是女儿托关系买下的。
  姨婆家,姨婆姨公有不错的退休金,离婚的大表姑陪住,小婊姑父白天做饭,生病了轮流伺候,老人过世后,房产卖掉平分。
  我婆家,婆婆生病,老公跟小姑子伺候的,平时小姑子也会寄钱寄东西回家。
  我娘家,只要涉及到出钱,我跟我弟平分。将来,伺候我妈,我肯定是主力。

举报 | 收藏 | 2楼 | 打赏 | 回复 | 评论(1) | 赞



夏天里的雨yu: 2017-06-20 18:28:42  评论
评论 假货si全家:我也觉得,我外公年纪大了,真心疼他心甘情愿照顾他的还是女儿。儿子们都是当完成任务一样能推就推。但其实我外公所有的家产都给了他两个儿子。所以我觉得儿子是用来撑门面的。女儿才是疼自己的
================================


看了几个贴子,看看周围的实际情况,有儿有女的家庭,养老还是靠儿子的多,女儿会找各种借口靠边站。
  1.我奶奶90岁,4个儿子,3个女儿。养老都是儿子的事,姑姑们就一个月能回来看一次。
  我奶奶当时给我大姑家看2个孩子,我家3个闺女,她没看过一天,小时候在大街上自己孙女都不认识。我是姥姥家养大的,上学才回来。
  现在儿子们有70多的,60多的,开始一月一轮,每轮走的时候,我母亲就生病,住院一次,其他吊针无数。后来我大伯提议10天一轮。

  2. 从我自身来说,公婆当时也不给看孩子。后来我跟老公说,孩子不是我一个人的,2个人一人一月想办法看。我这一月我妈帮看了,你那一个月自己想办法,请假,辞职,请保姆,或你父母看。后来我婆婆看一月,我娘家看一月。我娘家农村,还有个2妹没结婚,当时一分退休金没有,指地吃饭。父母带孩子去地里干活,带孩子去市场卖菜。我公公退休老师,一个月5.6千吧,婆婆没工作。就是轮流看这一个月的孩子也是各种作。后来孩子上幼儿园,我小月子,孩子十月一放假,想让他们接回去看几天,人家空着手来得,就问了问孩子,然后跟我说孩子不愿意跟他们回去,人家又空着手回去的。我呢只能一边看孩子一边小月子。从此以后,我对他们再没什么奢望。
  当时一家一月轮流看孩子,我前脚接孩子走,忘记拿东西,下午回去拿,小姑的孩子已经在婆家看了。她的孩子比我家的大2岁,我呢一声不吭。但是我都记在心里。
  大姑小姑家的孩子都在婆家看过,他们的孩子棉袄棉裤都是我婆婆做的。我闺女,婆婆没做过一件。
  可笑的是,我小姑在我面前说,以后伺候老的还是儿子的事。我大姑说老人的东西等他们百年之后3个孩子平分。我听了只是呵呵。。。


http://bbs.tianya.cn/post-934-108223-1.shtml

楼主发言:9次 发图:0张 | 更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