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人行道上摔倒被人施救,施救者免責。”這是家住武漢市漢陽知音西村87歲周婆婆,為自己寫下並隨身攜帶的一份聲明。幾天前,周婆婆88歲的老伴李爹爹,在路上摔倒後無人上前幫扶,終致鼻血堵塞呼吸道而窒息死亡。
老伴摔倒無人幫扶含恨而去,周婆婆無奈寫下“免責聲明”,這既是一種自救措施,更是對信任與美德的一種呼喚。中國有句老話: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老人摔倒在地,口流鼻血,無疑需要及時救助。然而現場只有人圍觀卻沒有人上前幫扶,這事實在令人痛心。
對此,有網友指出,這都是南京“彭宇案”和天津“許雲鶴案”帶來的後患,因為萬人做好事只要有一人被訛就完了。應當說,彭宇、許雲鶴幫扶摔倒老人反而被訛為肇事者,確實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壞影響。但是,我們要看到,這種誤傷愛心的現象畢竟只是極個別的,根本不能代表社會主流,更不等于大家都認同,事實上大家對這類訛人現象都是強烈譴責的。
在一個社會中,存在做好事反遭訛詐等現象,固然令人遺憾和不齒,但我們不能因此就忘記和丟掉了自己的道德責任。相反,我們更需要用恪守道德准則的行動,來旗幟鮮明地倡行良好道德風尚。拿極個別訛人之事來作不做好事的借口,對于急需救助的人不聞不問,這本身也是一種逃避社會責任的不道德行為。如果大家都這樣,我們的道德家園就會荒蕪,而這是一種更為可怕的世情。
大哉仁者之心,愛如千年暖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家里都有老人,我們也都有變老的時候,所以請不要吝惜我們的愛心。雖然,一個人的道德幫扶力量,不足以驅除訛人案的陰影,但是這絕不能成為我們冷漠待人的借口。我們人人都有堅守道德底線、建設道德家園的義務。只要我們都用良知和愛心來待人處世,世間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當然,要激活世人的向善之心,也需要健全搭建人際信任平台的機制,司法尤其要起到保護正義的作用。如果在行善有獎的同時還對訛人者施以重罰,那就更能從根本上導正人們的價值取向,從而引領人們積極踐行助人為樂的道德觀。
2011-09-09 荊楚網-湖北日報訊 劉凱玲 王 琦
http://news.sina.com.hk/news/9/1/1/243145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