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贾题韬: 《六祖坛经》分段贯释 忏悔品第六 (四)
[打印本页]
作者:
ky2009
时间:
2010-1-2 12:47
标题:
贾题韬: 《六祖坛经》分段贯释 忏悔品第六 (四)
来源:吴明子博客
续 ....
贾题韬: 《六祖坛经》分段贯释
忏悔品第六
(四)
善知识,既归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归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圆满报身佛;于自色身归依千百亿化身佛。
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向者三身法,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云。
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澈,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善知识,自心归依是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自归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自见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归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归依。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慧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念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善知识,法身本具,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从报身思量,即是化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归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
颂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
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
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
离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在佛教中,的确有许多东西需要抉择,如六祖这里讲的三身佛,就与教下讲的有很大的不同。一般人听到开悟两个字,立刻会问,他开悟了,有没有神通呢?起报化没有呢?在成都,以前对这个问题就有很大的争论,有的说一悟便了;有的说悟了还不行,还要继续修报身、化身。这里讲一段故事:抗日战争时期,虚云老和尚在重庆主持‘救国息灾法会’,成都佛教界推举袁焕仙居士到重庆去礼请虚云老和尚到成都说法。
袁先生顶礼虚云老和尚后就呈本份作略,说:‘成都参禅的有三种人须要救:一种人认为悟后必修;一种人认为一悟便了;还有一种人认为修即不修,不修即修。请老和尚垂慈简别。’虚云老和尚的回答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后来大家都是‘王顾左右而言他’,把话题叉开了,没有下文。
袁先生当时就来信给我介绍了这些情况,看这封信时,大愚和尚也在场。大愚和尚说:‘袁老居士的问话问得好,虚老的答话也不错,但虚老作为一代宗师,似嫌下刃不紧。若是我,就会问袁老居士,你是这三类中的哪一类呢?这样才会狭路相逢,各呈手眼。’大愚和尚在宗门中也是很有见地的人,他感到虚云和尚应机不紧。这是就宗门的机锋而言,不得作实法会。如实而言,我自己的体会是悟后必修,不过悟后的修不同于悟前的修。
待续 ....
作者:
ky2009
时间:
2010-1-2 12:48
谢谢阅读。 问好.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mail.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