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历史人文] 马王堆帛书版《德道经》——还原真实的“五千言” [打印本页]

作者: weiwuwei    时间: 2016-7-11 07:17     标题: 马王堆帛书版《德道经》——还原真实的“五千言”


[flash]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y0149us3d3n&auto=0[/flash]


说起老子五千言,大家都知道是《道德经》,这样叫了两千多年了。其实在秦汉以前老子五千言的篇章次序,并不是现在《道德经》这样,道篇在前,德篇在后,次序正好是相反的,这个恐怕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所以,老子五千言叫《德道经》更合适,为什么这么说呢?先从1973年的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现说起。
40年前,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帛书《老子》有甲、乙两种版本,皆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尤其乙本在两篇后分别有“德”“道”二字,明确分出篇名。帛书《老子》是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以前的写本。汉文帝叫刘恒,治国采取老子无为而治的方略,休养生息,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朝盛世。
帛书《老子》道篇第一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与现在通行本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同。古代著书行文要避皇帝的讳,皇帝的名字常人不能用,所以到了文帝刘恒这儿,“非恒道”就变成“非常道”了。这也说明,帛书《老子》成书至少是在汉文帝之前。
另为佐证的是,在敦煌藏经洞中发现的《老子德道经》写本,多以《德经》为上卷,《道经》为下卷,不分章,与今天流传的《道德经》上下二卷(《道经》在前,《德经》在后)次序不同。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银雀山竹简,比敦煌本早八九百年,也是《德经》上,《道经》下。不仅如此,先秦韩非子《解老》《喻老》亦言德在前。
目光穿越历史向上追溯,汉武帝继位的第八年,即公元前134年,开始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生根据统治者的需要和独尊儒术的需要,开始大量改写古代经典,其中老子五千言德篇与道篇的次序也颠倒了,导致后人只知《道德经》而不识《德道经》。
老子留世五千言,被后世尊为万经之王。它饱含着无比宏大的宇宙真理,涉及到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等广大领域。而阅读原汗原味的《德道经》,会让你感觉到古圣先贤超越时空的大智慧。

来源:徳慧智文化
作者: weiwuwei    时间: 2016-7-11 07:22

德道经双一章和第三章
[flash]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k0149d5bjyb&auto=0[/flash]

第一章 論德(38)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爲,而无以爲也;上仁爲之,而无以爲也;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也。上禮爲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皮取此。
第四十五章 觀眇(1)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无,名萬物之始也。
有,名萬物之母也。
故恆无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
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第三章 聞道(41)
上士聞道,堇能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爲道。
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費,進道如退,夷道如類;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廣德如不足,建德如輸,質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天象无刑,道隱无名。
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作者: weiwuwei    时间: 2016-7-11 07:39

(熊春锦先生以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为底本,以帛书乙本和郭店楚简出土的竹简本为校本,广泛考证石刻本、河上公本、龙兴碑本、王弼本等之优劣,查证原貌,澄清流弊,恢复了《老子》“德经”为上“道经”为下的原旨,指明“以德进道”为研修老子的必经阶梯。同时熊春锦先生结合自身数十年修身内求实践和道德文化积淀,对帛书《德道经》进行了修真学中异构字象喻藏诀的全面破译与揭秘,使得这部千古奇书走下历史神坛,重新回归百姓修身实践应用领域。)

全文地址:德道根文化园地 老子学院
作者: jvxi27    时间: 2019-9-23 04:40

不是道是不是因为古人当时留下的文献都言简意赅,道德经我完全看不懂,简直没有一点悟性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mail.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