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纸老虎和竹子天花板
[打印本页]
作者:
yeyeshengge
时间:
2011-11-15 10:52
标题:
纸老虎和竹子天花板
2011年十月六日,美国参议院全票通过,为1882年的《排华法案》(The Chinese Exclusion Act)等针对中国移民的歧视措施正式道歉。国会没有象1980年代对二战中歧视日裔的历史作出道歉时那样给予巨额赔偿金,但也表示当年的排华立场不符合“人生而平等”的美国宪法精神,对于给华人造成的伤害表示遗憾,并且承诺将保证华裔在美国享有和其他族裔相同的权益。尽管这个决议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利益,消息传来,美国华裔还是觉得扬眉吐气。
《排华法案》包括禁止除了学者、商人和外交官以外的华人进入美国,华裔不得归化为美国公民,不许和白人通婚(美国女人嫁了华裔被视为自动放弃国籍)等各种带有歧视和侮辱性质的法令,1943年才开始撤消,直到六十年代移民法改革才全部废除。华裔不但成为唯一因国家缘起而被排斥的移民,也成为那一百年中唯一人口下降的美国移民族群。十九世纪以来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于华人的成见根深蒂固,更不是仅靠立法程序就能扭转的。
世界金融危机,“中国人抢了美国人饭碗”的言论依然和当初的“黄祸”之说如出一辙。今年五月韩裔美籍作者威斯理杨(Wesley Yang)在《纽约客》杂志上发表《纸老虎》一文,更是提出亚裔男子在美国遭遇“竹子天花板”(bamboo ceiling)式的歧视:即,美国机构里无形的种族歧视让亚裔永远只能做“苦力”,担任低级或中级职务,而无法升迁,成为管理阶层的高级领导。杨下结论: 所谓“模范少数民族”、“超级成功”的亚裔男性只是“纸老虎”,在职场上不堪一击,在生活中也没有(白人)女性青睐。
他引用数据表明,亚裔占美国人口的5%,但只占公司官员的0. 3%,公司董事会的1%,大学校长中的2%。硅谷1/3的软件工程师为亚裔,但是旧金山湾区最大的25家公司中,只有10%的官员是亚裔。而美国全国健康署(NIH)虽然有21.5%的终身制科学家是亚裔,他们却只占了实验室或其他部门领导岗位的4.7% 。虽然亚裔占了常春藤名校的15%-20%的学生,毕业以后他们的成功瞬间就化为烟云。
不过,杨虽然鞭挞美国主流社会的隐性歧视,但更多表示对于亚裔家庭教育的不满。他认为,没有人觉得亚裔适合领导岗位,因为他们的日常行为加强了社会的偏见。亚裔孩子从小在家学到的是这样的价值观:尊重权威,谦虚谨慎,埋头苦干,沉默是金,和谐为本,为了将来牺牲目前的享乐。殊不知,美国主流社会心目中的领袖却是那些勇于冒险,敢于创新,善于自我推销和拉关系的伶牙俐齿之徒。而亚裔在工作场合木讷寡言,长此以往,别人会认为他们一无所知或者漠不关心,负面印象更加牢固。
杨说:美国人相信的是“吱嘎的轮子得到润滑”(“The squeaky wheel gets the grease”),所以他呼吁亚裔要敢于发言,在主流社会的镁光灯下表现自己,而不是追求那些毫无意义的证书、执照。文中甚至提到专为亚裔男子创办的“勾引”公司,教他们怎么和女人搭讪、约会。杨对美国价值观的分析不无道理,他对于自己族裔的文化传统、教育模式加以反思也值得赞扬,可是仅把亚裔在美国遭受的歧视归咎于“文化传统” 也不无幼稚。
亚裔移民在美国社会的挣扎由来已久,他们的独特教育理念固然受本民族传统的影响,但又何尝不是对于主流社会排斥的一种应变措施和生存手段。无视排华法案等历史因素而指责华裔父母思想落后,似乎有归咎于受害者之嫌。何况,美国社会亚裔的知名人士不在少数,仅凭是否担任高官作为判断成功的标准不免以偏概全。“出头的椽子先烂”这句中国老话也许不适合美国社会的实际,可是“竹子天花板”的存在不正说明除了反省自身以外,亚裔人士更应该致力于教育主流社会,而不是一味盲目跟风,模仿白人男子自吹自擂,在职场上华而不实,在酒吧里“泡妞”、“把妹”吗?
作者:
qyangroo
时间:
2011-11-15 14:45
相当于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吧。
这里面的亚裔的描述只适合东亚部分,其他南亚等地区的教育文化和东亚还是不一样的。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mail.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