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佛陀在哪里?
[打印本页]
作者:
恐慌小猪
时间:
2011-3-19 18:08
标题:
佛陀在哪里?
人们常问:佛陀到底去了哪里,或是他现在在何方?如果你还未体验过精神上的生活,你就很难找到这问题的答案。因为世俗的生活经验,无法让我们真正地了解‘佛陀’这个概念。一些传教士告诉佛教徒:“佛陀不是神,而是一个人。他已经死了,并离开了我们。遵从一个死去的人,能够得到什么呢?”然而,我们必须了解,佛陀是人天导师,即诸神和人类的至高导师。当天神面对问题时,他们会询问佛陀。那些认为他们的神是活生生存在而值得我们膜拜的人,可能并不知道,这神其实是佛的弟子。
依据科学,人类的大脑和心智是经过几亿年的进化才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这之前,人类无法了解大自然的运作,遂认为背后必定有一个人或力量在创造及操作这一切的现象。为了巩固这样的理论,他们把那力量或所谓的「神灵」转化成具体的形式,比如雕像和绘画。如此相信「神灵」和力量有助于规范人们的品行,使人弃恶向善。
同时,我们经常感到恐惧、担忧、怀疑猜忌或不安全,所以我们渴望有人会给我们庇佑。渐渐地,这种渴望被寄托在单一的力量——神。现在,很多人什么事都必须依靠这单一的神。为了满足我们永生的欲望,有人尝试推出灵魂的概念,认为灵魂可以离开世间并在天堂得到永生。这种永远不变的灵魂概念只是一种幻想,因为,正如佛陀所说,凡是存在的东西都会改变、腐蚀、消失。
当我们仔细地分析佛陀的一生,你会发现,他从未宣称自己为神的儿子或神派遣来的代言人,而只是一位觉悟的宗教导师。同时,他也没有表示是另一个佛陀的化身。因为,佛陀根本不是由另一个佛陀创造的,自然不会是他的化身。他是一个通过无数世代,历经无数轮回,发展和培养出智慧、慈悲等波罗蜜的尊者。当他圆满地修持了这些波罗蜜,得到了圆满的觉悟,即了解宇宙万物的运作,他发现,这个宇宙是没有神创造的。
有些人便问:“如果没有神的辅助,他又怎么可能达臻圆满的境界?”在佛教里,我们始终认为每个人都可能发展其心智至圆满觉悟的境界。除了人类以外,世间其他的生物都没有成佛这种能力。天神们能享受欲望的满足,安宁和富足,然而思想能力却不如人。只有人类能够成为佛陀——圆满觉悟的人。当人们说佛陀不是神的时候,我们无需力证他是神,因为这样做只是降低了‘觉悟’的概念。
有些人常说,神会给全人类带来启示,那我们要反问,为何他不公开地对大家说,而只告知一个人呢?佛陀不鼓励我们盲目地相信佛是一个更强的力量委派来的。有一天,一位基督牧师带着其随从们前来拜访,欲与我讨论佛教事物。他问:“你能不能告诉我,到底佛教徒相信什么?”我坦白地告诉他,佛教徒不相信任何东西。
接着,他指着我的书《佛教徒的信仰》问道:“那你为什么写这本书?”我回答:“没错,写这本书的用意就是希望你读了之后,告诉我有什么东西是需要你去‘相信’的。”然后他问:“那么,你可不可以告诉我,佛教徒做什么呢?”关于这一点,佛陀确实给了我们答案,他经常劝导我们应该做什么。与其盲信,他教导我们理解、实践、证悟。我们需要练习这三项功夫。
首先,我们必须尝试理解,因为我们不应随便相信一些我们不能理解的事物。佛陀一再强调这点:一定要先理解。在八圣道的教诲里,第一项就是正见——正确的理解。在开始弘法时,佛陀以教导其弟子培育正确的理解为首要任务,他排斥盲信、迷信。如果你没有正确的理解,你会凭着你的想像力而制造虚假的幻想。经过学习,我们理解宝贵的佛法。过后我们还必须练习、实践所学到的。佛陀的劝告是,必须实践所理解的。这样,你才会体验到其结果或效应。慢慢地,你才会知道那的确是个真理。这就是佛陀所教的三步方法:理解、实践、证悟。这才是消除痛苦的根本方法。
现在你应该能够了解,佛陀开创佛教时,并没要我们相信任何事情,而是鼓励我们学习、理解并实际地体验其结果。比方说,佛陀说你应该善良,应该诚实。明白了之后,你开始培养善良和诚实的品质,渐渐地人们都对你多了一份尊敬。没有人会骚扰或诬赖你,反而尊敬你,这就是你体验到的善果了。同时,佛陀说你必须依据你的经验来理解事物。你能够以本身的理解去明辨是非,而不是盲目地遵从我们贪求生存。这种欲望和执着非常强烈。由于无知和贪求,即使面临各种痛楚、问题、病痛及其他的疑难杂症,我们依然贪求生存。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世界。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战场,人类在世界各地制造暴力、流血、战争和毁灭。反观动物没有制造这些麻烦。它们饥饿时则觅食,吃饱后就睡觉。人类的贪求却是无止境的,内心的执着和贪念十分强烈,因此产生妒嫉、敌对、愤怒、仇视、冷酷与邪恶。其他的生命没有贪求到这种地步。人类有宗教。宗教不仅仅是让人膜拜及祈求,而是让人为其他的生命服务。宗教仪式固然重要,但是仅靠仪式无法培育出拥有智慧的心智。佛陀涅槃前许多人携带鲜花前来礼佛,佛陀一一婉拒。他劝诫说如果要表示对他的尊敬,与其献花膜拜不如奉行佛的教导。
现在你应该明白佛陀教导的是什么了。宗教生活不仅是膜拜,而是遵从他的教导。佛陀时代,有一位僧人瓦加里每天坐在佛陀的面前,静静地凝视着他。有一天,佛陀问道:“你在这里做什么?”他回答:“当我望着您的时候,我很快乐。”佛陀紧接着说:“看着一个脏兮兮、会腐烂的身体,你能得到什么呢?你不过是在取悦你的情绪,但不能得到真正的理解。光看佛的外表,你看不到真正的佛。因为佛并不是这个身躯。”他接着解释:“只有理解佛法,才能真正看到佛陀,佛陀会浮现于你心中。”
由此可见,佛陀并不在意他的身躯。纵观印度历史,佛陀的样子在近五百年的时间里从未出现过,因为佛陀不鼓励人们塑造他的形象。后来,希腊人创造了佛陀和其他宗教象征物的形象。而今,世界各地都创造了多种不同的佛陀形象。一些其他教徒批评我们为偶像膜拜者,其实他们并不知道佛教徒在做什么。我们先听个故事,来明白佛教徒在做什么。
佛陀般涅槃百多年后,有一位叫乌巴库塔的僧人深受欢迎,他的弘法会总有千人涌至悉心聆听。邪恶的魔王对此忿忿不满,他对人们愈来愈宗教化的行为感到不高兴。魔王以一种强烈的意念,阻止人们过宗教圣洁的生活。它化身为恶人,在佛庙面前载歌载舞,表演各种娱乐大众的节目。渐渐地,信徒们被吸引过去,没有人再到弘法会去。
僧人乌巴库塔决定给魔王一个教训,便也前往观赏他的表演。当表演完毕时,乌巴库塔说:“你的表演十分精彩,为了表示感谢,请让我为你戴上这个花环。”魔王沾沾自喜,感到非常自豪。当乌巴库塔把花环悬挂在他的颈上时,花环突然紧缩起来,像一只蟒蛇一样拴住他的颈项。他试着把它脱下来但没办法。他赶紧去寻找帝释天(诸神之王)的帮助,帝释天竭尽所能还是没有办法。他又奔向大梵天,当时的创世之神,大梵天还是帮不了他,只告诉他:解铃还须系铃人。
最后,魔王只好回去叩求乌巴库塔替他拿掉,否则他快死了。乌巴库塔说:“要我帮你并不难,你必须答应我两件事。第一、你必须答应我,以后不再来骚扰我们的宗教活动。”魔王马上答应了。“第二、你见过佛陀,因为你曾经骚扰过他的宗教活动。佛陀般涅槃百年以后你还活着,你也有超凡的力量,能否变成佛陀的化身给我看看?”
魔王回答说:“我可以这么做,但你必须答应我,当我呈现佛陀的样子时,请不要膜拜我,因为我不是什么圣人。”乌巴库塔笑着说:“放心,我不会膜拜你的。”然而,当魔王呈现佛陀的样子时,乌巴库塔马上礼拜。魔王大喊:“你说过你不会膜拜我的!”僧人乌巴库塔说:“我没有膜拜魔王,我膜拜的是佛陀。”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拜佛的意思。当你对着佛像敬礼时,你亦可把它当成禅修的对象。这不叫偶像膜拜,你只是通过这个形象,把佛陀融入你的心识里,它是一个宗教象征物。要说明佛陀如何呈现于我们的脑海中,可从以下例子清楚说明。第二世界大战时,缅甸有一位军队总司令找到一个美丽的小佛像,这个佛像马上吸引了他。后来,他把这个佛像连同一张纸条送给了当时的英国首相邱吉尔。纸条上写着:“把这佛像放在你的桌上。当你感到忧虑不安时,请凝望这个面孔,我相信你会获得心灵上的安宁。”
印度前首相尼克鲁一度被英政府关起来。在坐牢的日子里,他把一个小小的佛像藏在他的口袋里,随身携带。偶尔,他把这个佛像摆放在桌上并冥想:“纵使世上有再多的难题和麻烦,佛陀始终可以笑脸盈盈,为何我们不学习这伟大的人呢?”一个法国学者Anatole France,在拜访伦敦博物院时,生平第一次看见了一个佛像。他说道:“如果神从天而降来到人间,他的模样会是这个样子!”
然而并非一定需要塑像。许多人不需要任何的佛像,一样可以修持佛法。我们不膜拜佛像,也不向他祈求任何事情,但我们尊敬和皈依这个伟大的宗教人物。有一位信徒在他家里置放一个佛像45年了。一天,一些传教士到他家里去,并告诉他它膜拜的是魔鬼。他一时错愕不堪,无言以对。这45年来,他朝夕膜拜着佛像,但有人冲着这点来攻击他时,他并不懂得如何解释。这是一些佛教徒的毛病。他们遵从传统礼仪、膜拜、祈祷、供奉、诵经,但他们从不理解佛陀的教导。现在你应该了解,无论有无佛像,都可以修持佛法,因为物质的身体并不是佛陀。
大乘佛教里说,佛有三身。三身就是报身、应身、法身。他用报身和应身来吃饭睡觉及弘法。他用他的肉身来进行这些活动,当佛陀进入大涅槃时,报身和应身消失了,但法身不可能消失。按照大乘佛教,阿弥陀佛现身在净土世界,那些虔诚念他的名号和膜拜他的人,将往生净土,然后再此证悟涅槃。这种“佛仍在世间直到一切众生获得解脱”的思想与信仰,给人带来很大的希望与信心。
佛陀曾说过:“无论佛陀存在与否,佛法永远存在。”佛陀出现的时候,他发现人们已经忘了真正的佛法。“我所理解的佛法,并不是我创造的。”佛陀说。佛法是真理,它原本都存在,只是人们误解了,以自己的想象力制造错误的理念,模糊了佛法的真谛。如今,佛法传开来已有2500多年,人们依旧重蹈覆辙,在各地假借佛陀的名义来为非作歹。他们没有遵从佛陀真正的教诲,而把本身的传统文化习惯和佛法混合起来,称之为佛教。其实,我们应该学习佛陀真正的教诲,实践佛陀教导我们脱离苦海的实际方法。
佛陀在哪里?这个问题,对学习佛法的人,是没有必要的。想想看,我们每天都在用电。有必要问:是谁发现电源,它的名字,从哪里宋和它现在在哪里吗?我们应该做的是善用电源。核子和核子能被发现了,可以被用来建设或摧毁。我们的责任是把它用在对的地方。电脑和电视机被发明了,我们无须探知发明者的各种资料,重要的是好好利用它们。
同样的道理,我们无须问佛陀在哪里,去了哪里。如果他所教的佛法是正确有效的,为何我们要苦苦询问佛陀在哪里?佛陀从未说过他会把我们遣送到天堂或地狱。他可以告诉你要脱离轮回苦海,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事,他不能‘替’你做任何事。你的责任是实践佛法。很多人说神能够替人清洗罪恶。佛陀从未说过罪恶可以由一个人制造,而由另一个人替他赎罪。无论是佛陀还是神都无能为力。当一个人濒临死亡的时候,他说他相信神,你认为神可以抹去他所曾经做过的一切罪恶吗?
比如说,你是个脾气暴躁的人而不知如何去除这个坏习惯。所以你向神祈求,让他带走你心中的残暴,你认为神可以这样做吗?对不起,不仅神做不到,佛陀也做不到。佛陀只能告诉你,你如何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来去除你的嗔心。除了通过你自己,本身的努力,别无它法。你必须自己觉悟:“这个嗔心是危险的,它会制造问题、麻烦和给别人带来伤害。我必须尝试用我的毅力、决心来舒缓并消除我的怒气。”佛陀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一个人造了恶业,他不能通过向神或佛祈祷来根除。只有当他了解自作自受的道理,他才会停止制造恶业。我们必须努力地在我们的心中种下制造善业的决心。当我们制造的善业越来越多时,其善果将渐渐地化解之前所种下的恶果。
鸯休摩罗是一个曾经杀害近千人的杀人魔。佛陀知道后便登门造访。鸯休摩罗在杀死了999个人之后,看到佛陀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杀了佛陀,就能完成他杀死l000人的愿望。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冲上前想要逮捕佛陀。佛陀知道此时此刻的他不会听取劝导,因此耍了一点法术。佛陀像平时般步行,而任由他拼命地追逐。虽然跑了四里路,他始终无法接近佛陀。他只好叫佛陀停下脚步。
佛陀知道该是谈话的时候了。佛陀说:「我已经停了,是你在跑。」鸯休摩罗不解地说:「你怎么能说你停了?我明明看见你在走著。」佛陀解释说:「我停了,表示我已经停止杀害及摧毁其他的生命。你还在跑著,还在作恶。如果你不再跑,你就能捉到我。」鸯休摩罗还是不明白。佛陀耐心地劝着:「我已停止杀害,但你还在无止境地追逐,你在痛苦里打滚啊!」鸯休摩罗终于知错了,并决定跟随佛陀。后来,他变成了一个僧人,开始禅修。他还证得阿罗汉,得到了涅槃的幸福。他不停地持善念,行善事,最终恶果渐行渐远,无法再缠上他了。这正是佛陀所教导的:消除恶果,非靠拜神,而是积极散播种植善的种子。
如果我说佛陀住在宇宙的某一处,以某种具体的形式存在着,这是不符合佛陀的教诲的。但在另边厢,如果我说佛陀不住在任何地方,没有一个身躯,许多人会对这样的答案感到不悦,因为他们追求「存在」的欲望无法被满足。他们会说这岂不等于「无」。涅槃不是「无」,它是身心苦痛的熄灭及最高喜悦的体验。其实,无论说佛陀活着还是死了都不对。如果佛陀所教导的佛法能让我们在生活中体验和平安宁,这已经足够了。
我们把佛陀比喻成医生好了。医生发现了一帖有效的良药,吃了能够治疗疾病,解除病痛。我们没有必要知道这医生在哪里,他还活着与否。更重要的应该是,我们懂得吃药并消除我们的病痛。相同地,佛陀的教诲足以让我们脱离苦海。佛陀赋予了我们绝对的权利,用我们的理性去理解对错,去理解大自然万物存在的规律。世间里所有存在的物体,是没有不变化、不败;坏、不消失的。这些都是由各种元素、能量、心力和业力所组成的暂时性个体。这些都不可能永远不变。
如果你能理解这个道理,佛陀的教诲将有助于克服你的难题,消除不满足的感觉。否则,我们将承受许多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不满足和失落感。我们以明智的行动来解决问题,而非仅仅祈祷、膜拜任何人。通过彻底了解问题的本质和根源,我们便能解决问题。
佛陀去了哪里?若说他已到了涅槃,人们会以为涅槃是个地方。涅槃不是一个地方,是一种能体验终极解脱的至高境界。我们无法说他到了哪里或他还存在,只能说他已经获得了涅槃的喜悦,也是我们生命的终极目标。所以,佛陀去了哪里?最好的答案是:在你领悟终极真理的心中。
达摩难陀长老开示
作者:
bibooo
时间:
2011-3-25 20:57
佛法无处不在。
作者:
xlixlixli
时间:
2011-6-15 22:03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佛
作者:
qp2008511
时间:
2011-6-25 07: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laycat
时间:
2011-6-30 22:55
真庆幸自己能看到这篇文章,迷信的人无处不在,我只想要得到真实的教导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mail.yayabay.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