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过劳死之风,又开始在周围蔓延。
据悉,今年6月才从中山大学毕业,之后成为“百度地图”一名技术研发人员,没想到,上岗仅有四个月,却在近日因心脏衰竭而亡。死者林海韬的为何而死引发了网友诸多猜疑据其生前发表的微博发现,死者工作繁忙,曾48小时不休不眠,一众网友直指其是“过劳死”。不过,百度公司对此并未有定论,称目前具体死因尚在调查中。
最后一条微博喊累
“你继续往前走,一直向西,不要回头,我们会在另一个地方相会。”前日晚上,这则悼念11月14日身亡的中大毕业生林海韬的微博在中大学生之间疯狂转发。
林海韬系珠海人,2007年考入中大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安全专业。今年初,他在百度公司实习,并于7月毕业后正式加入百度在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近日,林海韬到上海休假。他生前微博用户名“xt3000”于11月12日20时42分发了一条微博:“迷路走了几公里,累死了终于回到旅店。”但隔了一天,11月14日早上,与林海韬同行的朋友来喊他起床时,却发现他已停止呼吸。医院初步诊断是突发性心脏衰竭猝死。
48小时未眠不是被逼加班?
许多围观的网友都认为林海韬是因为工作压力过大、长期通宵加班导致“过劳死”。依据就是死者在生前发布的微博曾多次出现“通宵”、“累”、“困”等字眼。不少网友更是通过死者在7月份发布的一条“ 快48小时没睡了”的微博指责百度公司是血汗工厂。
职场中的你,该如何防止过劳?
要想防止“过劳死”,就必须了解身体为我们发出的“过劳死”信号。日本公众卫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曾对日本“过劳死”高发现象做过详细研究,从预防角度,他们列举了27种过劳症状和因素。
1.经常感到疲倦,忘性大;
2.肩部和颈部发木发僵;
3.有一点小事也烦躁和生气;
4.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电图测试结果不正常;
5.经常不吃早饭或吃饭时间不固定;
6.上下班单程占2小时以上;
7.一天工作10小时以上;
8.夜班多,工作时间不规则;
9.最近以来加班时间突然增加;
10.最近工作失误或者发生不和。
怎样防范“过劳死”
按生物钟作息所谓生物钟,是指人体内各个器官所固有的生理节律。一个人应该按照自身的生理节律来安排作息,绝对不能违反、干扰这种节律。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晚上熬夜,中午不睡午觉,三餐不定时,则你将整天昏昏沉沉,疲惫不堪。
强化三餐营养我们在安排一日三餐时,一要品种多样,二要各品种之间的比例均衡,偏废不得。当然,也不排除在保持“平衡”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各个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对营养物质作出某些调整,以便更好地促进身体健康。
至于具体食品,营养学家建议你无论在哪个年龄段,都不要忘记鸡肉、豆类、菠菜、鱼类、草莓、香蕉、燕麦片、海带、脱脂酸奶等几种,因为它们富含能量,能帮助你避免过劳伤害,保证机体这台发动机高效率运转。
学会主动休息人体持续工作愈久或强度愈大,疲劳的程度就愈重,消除疲劳的时间也就愈长,这正是“累了才休息”的传统休息方式效果较差的原因所在。主动休息则不同,不仅可保护身体少受或不受疲劳之害,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其一,重要活动之前抓紧时间先休息一会儿。如参加考试、竞赛、表演、主持重要会议、长途旅行等之前,应先休息一段时间。
其二,保证每天8小时睡眠,星期天应进行一次“整休”,轻松、愉快地玩玩,为下一周紧张、繁忙的工作打好基础。
其三,做好全天的安排,除了工作、进餐和睡眠以外,还应明确规定一天之内的休息次数、时间与方式,除非不得已,不要随意改变或取消。
最后,重视并认真做好工间休息,充分利用这段短短的时间到室外活动,或做深呼吸,或欣赏音乐,使身心得以放松。
定期进行体检无论青年还是中老年人,也不论体力还是脑力劳动者,最好每年做一次体检,包括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及有关心脏的其他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特别是隐性冠心病,发现疾病,不论轻重,都要及时认真治疗。
善于劳逸结合人人都要学会调节生活,短期旅游、游览名胜;爬山远眺、开阔视野;呼吸新鲜空气,增加精神活力;忙里偷闲听听音乐、跳跳舞、唱唱歌,都是解除疲劳,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的有效方法,也是防止疲劳症的精神良药。
坚持合理运动现代人的工作往往有静而不动的特点,而最易使人疲惫的莫过于长期不活动。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要想保持持久旺盛的精力,需要经常运动,以增加体能储存,每周散步4~5次,每次30~45 分钟,或一星期进行3~4次温和的户外活动,每次30分钟,都是必要的。
刚开始时,你也许会感到运动后更为疲劳,这正说明你的机体需要调整,坚持一段时间后便会慢慢适应,体能会逐渐增加,抵抗疲劳的能力会得到强化。经常运动的人,肌肉的萎缩和力量的减退可推迟10~20年,血压可保持稳定的正常水平。运动还能推迟神经细胞的衰老,帮助废物排出,从而起到防癌抗癌作用。长期坚持健身跑和徒手体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工作能力会大大加强。
保持心情舒畅不仅是体力不济会导致过劳,心理性过劳失望、焦虑、恐惧、神情沮丧等也可使人精力衰竭。现代心理学研究:当一个人感到烦恼、苦闷、焦虑的时候,他身体的血压和氧化作用就会降低,而人的心情愉快时,整个新陈代谢就会改善。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烦闷、懊悔、愤恨、焦虑、忧伤,是产生疲劳的内在因素。因此,要防止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就必须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一个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乐天派。
2011年11月18日10:14 中国经济网【牛津管理评论-oxford.icxo.com】来源和讯
http://roll.sohu.com/20111118/n326063374.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