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讨论] 转帖《我所理解的九龙夺嫡兼论演员之选择》

yy九龙夺嫡视频的随写

九龙夺嫡的豆单: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11425930/
1、序言 ...
  同绝大多数网络文学爱好者一样,我最初接触并且逐渐关注这段康熙末年的皇位争夺历史,确是来自于《梦回大清》和《步步惊心》,直至现在的认知,仍然是带有不少这两部小说的影子。在疯狂阅读了所有能够找到的清穿小说后,现如今看到有关于这几个阿哥的小说题目,便一律忽略。虽然对清穿小说审美疲劳,但是我对于这段历史却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并读了一些相关的历史书籍。
  在中国历史上,类似于此的皇位争夺事件非常多,但是论涉及皇子的人数质量以及其惨烈程度,康熙末年的斗争,也称是少数了。首先,康熙的儿子非常多,成人的共25人,直到十七阿哥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这场争夺。其次,康熙的儿子们都很有才能,几乎个个文武双全,帝王的儿子中有一两个牛人不算什么,难得是个个都牛,由此可以看出,康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者。假如康熙是一个书院的院长,那很好,学生们个个都是国家的栋梁,但是他们是皇子,他们的命运就注定是自己当帝王,帮助某人当帝王或者阻止某人当帝王。这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即便有些人想置身事外,保持中立,也就只能一辈子作为闲散宗室,寄情于诗词歌赋或者风花雪月。对于一个有能力的男人来说,怀才不遇是人生的最大悲哀,因此,略微有些能力和想法的皇子,莫不想尽办法,为自己的将来筹谋策划。
  在其他王朝,由于有实力的皇子屈指可数,因此竞争的重点,在于拉拢有实力的朝臣,而康熙的皇子们,能力上各有千秋,各自的背景人脉也都比较复杂,折算下来势均力敌,单打独斗不足以以明显的优势胜出,因此,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皇子间兄弟抱团夺位。在这场斗争中,真正孤立的是原皇太子胤礽,因为他最大的靠山就是康熙帝,失去了父皇的支持,他很快就淹没在如狼似虎的兄弟们的攻击中。在一众有野心并直接参与了皇位竞争的,应该是皇长子胤褆,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祯。从交办给他们的差事及康熙偕同出游的次数看,这六位的才能都较出众,也颇得康熙帝宠爱,但最后,是皇四子胤禛胜出,而其它各人,或是在斗争中被康熙取消了资格,或是被雍正暗算,结局都甚是凄惨,即便康熙本人,他薨逝的真相,也已变成了谜团。纪实资料经过反复的销毁,真实的情况早已埋藏进历史的洪荒中,人们已不可能窥见它一丝一毫。根据还留存下来的与那段历史无关的,抑或是伪造的资料,人们猜测了各种情况,提出了各种假说,但不论哪一种,都不能下定论。历史就是这样,已发生的容不得假如二字,而已模糊的也容不得一定二字,人们用各种形式描述着自己对那段历史的想象,使得那段历史变得生动起来。
  对于这场斗争,每个人都自己的理解,我也如此,对这段历史几乎有点痴迷,但不惟对某个人。我觉得在这场惨烈的兄弟阋墙斗争中,每个人包括他们的家庭乃至朋友,都受到了伤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胜利者,每个人都失败了。这是一场人性与权力的斗争,最终,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都败给了皇权,情感败给了欲望,真是经典的人间悲剧。很难揣测雍正坐在龙椅上的一瞬,到底是天下尽在手中的狂喜,还是亲手扼杀自己情感的悲凉,似他如此嬉笑怒骂的文艺青年的性情,应该多少会有些感触吧。可以确定的是,他必定不会失态,毕竟,他是那个在残酷斗争中的胜利者,最擅长伪装的那一个。
  因为对这段历史感兴趣,想写一篇小说,将自己对这段历史及这些人物的理解写出来,但文学修养不够,没有那个能力,只能先东拼西凑视频,来满足下自己的想象。我是很喜欢帅哥美女,但是更看重演技,因此挑选了自己还比较熟悉,并且符合个人想象的演员。以下按人物分别进行分析,兼说明演员的选择问题。
2、之一 康熙 ...
  康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杰出的帝王,的确称得上是千古一帝,中国古代历史上文武双全的皇帝是有那么几位,开拓疆土,安定国家,称得上明君的例如秦始皇、李世民、忽必烈、朱元璋等等,但是,秦始皇是暴君,李世民在家庭问题上处理不好,忽必烈有种族歧视,朱元璋本人是流民出身的。康熙帝玄烨是正统的大清皇族继承人,尊老爱幼,与兄弟和睦,致力于满汉融合,勤于政事,拓展了元朝之后最大的中国版图,更难的是具有开放性的科学进取精神,对自然科学很有研究,同时在艺术方面有很深造诣,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能,可以称得上是全能的神一般的存在。整个中国历史帝王中,也仅此一位。正因为康熙如此之杰出,对于他的后继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他可能是一个天才,但并不代表他的儿子们也是,因此在康熙巨大的光环和他殷切的期盼及严厉教导下,他的儿子们从小就生活在无形的精神压力之中,尤其是他寄希望最大的皇太子,从后来的文献记载来看,皇太子应该是承受不了压力,得了抑郁症,以致发展成了狂躁症,第一次被废后,精神崩溃了。这件事对康熙本人打击很大,他虽然对自然科学很精通,但不一定了解心理学,他可能很困惑,为什么他按照自己的发展路线,甚至是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悉心培养的接班人,怎么会出现了问题。之后,一些心急的皇子和大臣的表现,也使原本持有乐观精神的康熙帝,对他身处的人际环境产生了不信任感。随着他从年轻时代一起奋斗的一代人,包括孝庄皇太后,他的兄弟福全和常宁相继去世,他原先的亲信明珠和索额图的背叛,康熙帝的晚年越来越孤独和犹疑,他一方面苦恼于自己的问题无法向人倾诉,又要时刻提防有能力的成年皇子和大臣的实力勾结,同时还要处理繁重的政务,因此,纵然康熙是个全能的人,到了老年也终于不堪身心的重负,病倒的时候越来越频繁,至于他是否为自然死亡还是被人有机可乘,这段历史公案是永不能结清了,但是我想他临终时的想法应该是同那句歌词一样吧:我多想再活五百年。
  我本人对于康熙的个人感情也非常好奇,康熙的后宫非常庞大,大大小小数得上名号的妃嫔也有二三十个,而且管理得很好,并没有非常严重的争宠的事件发生,这不能说明康熙是一个多情的人,恰恰相反,对女人来说,他是一个非常无情的人。虽然不合时宜,但至今我仍然相信,人若有情的话,他是不可能那么公平的把情感平分给一群人的,总会有人占有了那更主要的地位。之所以康熙会出有这种表现,应该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可能性:
  首先,康熙深谙帝王无情这条真理。这应该与他从小是孝庄抚养长大有关。孝庄一生一直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女人,但是她的原本很完美的人生毁在了另外两个女人的手里。一个是她的姐姐海兰珠,一个是她儿子福临的挚爱董鄂妃。海兰珠从她手里抢走了丈夫皇太极的宠爱,并间接造成了一向英勇的皇太极因相思而亡;董鄂妃更是直接造成了孝庄与顺治的矛盾,同时直接导致了顺治的英年早逝。虽然根本上这些并不能全部归于女人的原因,但是孝庄一定会据此从小教育康熙,作为一个杰出的帝王,不能够对女人用情太深,要学会绝情绝爱。长此以往,纵然康熙本身带有爱新觉罗家族的痴情种子,也被深埋在理智意识之下了,他对所有的女人都爱护,但看不到任何的真情,仿佛就是皇宫里亮丽的珐琅,精致却冰冷。
  其次,康熙最爱的那个女人已经死了。一个人能爱到什么程度,这个很难说,如顺治对董鄂妃那样,几乎已经是一个帝王的极限了,为了爱人,罔顾皇室宗亲与朝臣们的意愿,称得上一个痴字,但不是一个好皇帝应该做的。那么康熙他如果有钟情的人,应该会是哪一个呢?或者他后来对所有女人都一视同仁,只是因为他的最爱已不在了呢?就各种资料来看,应该是他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或者他自己是这样认为的。究其原因,一个是孝庄选人的眼光一向一流,康熙本人对他的这个妻子非常满意,两个年轻人情投意合,又是青涩初恋,而赫舍里氏在他们感情最深的时候猝然离世,原因又是为了给皇室留继承人,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值得康熙怀念一生,以至于康熙将这种对初恋的留恋和怀念当成了钟情,也是可能的。他认为他最爱的女人就是赫舍里氏,所以之后他的所有女人就生活在了这个早逝的皇后的阴影之下,这世界上最难的不是同一个优秀的人竞争,而是同一个已死的但是活在美好回忆的影子竞争,因为永远没有机会找到她的弱点。赫舍里氏如此清晰美好的活在康熙的记忆之中,那现实中的美女或多或少的缺点,都会令他更加认为他之前的妻子才是最值得爱的,因此,所有的女人都悲剧的成为了他庞大后宫的布景。
  再次,康熙的确对后宫中的某些女人更加动心和偏爱。康熙除了遵守祖母的教诲,在后宫问题上遵循雨露均占照顾到各个方面的原则,出于个人的品位和爱好,或是自己都无法解释的原因,对某几个女人是非常上心的。前期有荣妃,皇后之后有宜妃、德妃、良妃、敏妃,后期为密嫔、和嫔。还有一位不太受宠,但是与夺嫡斗争有很大关系的惠妃。这些妃子多数从皇子的数量和质量上就可以看得出是在康熙身边很有地位的,虽然历史对于这些妃嫔的记载非常少,但是从康熙对她们的态度以及她们各自孩子的个性,也可以推断这些女人的性格特质,之后会分别进行分析。
  总之,对康熙的感情生活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孤独。这不是被人孤立的那种孤单,而是源于这种认知和理智均远远超出其他人,被别人敬仰,却不能付以真心,想倾诉却找不到合适人选的那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虽然被三千佳丽环绕,眼前身边是姹紫嫣红,但是,康熙没有对哪个人有特别契合的感觉,他一方面恐惧与他能力相当的女性,一方面由于对孝庄的特殊感情,又渴望能够寻得能够强大到给他安全感的那个。很显然,后宫的嫔妃中没有这种特质的人选,或者,在中国历史上,后宫中如孝庄这种不让须眉的巾帼,几百年才能出一个。康熙在经过了追逐纯情的年轻时代后,渐渐将女人固化成了物件,就如同紫禁城里的珍宝一样,变成了奢侈的收藏品,他无情中偶尔的敷衍性的柔情,也变成了女人们追逐和炫耀的东西,妃嫔中一定会出现斗争,真实情况是怎样,也只能留给后人发挥去想象了。
  那么,要出演这样神一般存在的康熙帝,对演员来说是非常有难度的事情。少年康熙许多人都是可以演的,因为那个时期,在孝庄的羽翼下,只需要表现出一个超常聪明的少年形象即可,气势上弱一点没有关系,当然要比较帅气才好。但是成年,尤其是中老年康熙的气度是很难把握,需要演员内在修养与演技高度配合才行,好在国内还有陈道明和焦晃这样文化修养极高演技又精湛的演员,他二人演绎的康熙已是其他演员无法超越的经典,当然陈道明更年轻更帅,更符合我这种颜控的审美。我从小一直喜欢看电影电视剧,陈道明是我在还看不懂故事内涵的年纪就认识的演员,包括他青葱时期的《火烧圆明园》、《末代皇帝》、《围城》等等。当时就觉得这位叔叔好有形啊,但是老是演些个儒弱的书生形象,经过长年积累,道明叔的演技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即能出演康熙这样的帝王,又能演《中国式离婚》里的苦闷的中年男人,《建国大业》里一身军服立马就把其他人比下去,《无间道》里一个眼神就与其他影帝不相上下,不得不感叹,他其实在中国大陆的影视圈里也算得上是帝王一样的存在了。因此,在我脑海中,康熙=陈道明。
3、之二 胤褆和胤礽 ...
  毫无疑问,如康熙这般全能的人,必定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自我要求高,对他人要求也高,尤其是自己寄予厚望的儿子。但是他的儿子们虽然出色,但也只遗传了他的某一项特质,毕竟,天才不是那么容易出的,尤其像康熙这种。因此,众位皇子拼尽气力,想让自己更接近父亲,但是,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达到效果,学习和能力这个东西,有时候也得看天赋。就我个人的观点,所有的皇子之中,大概是十四阿哥胤祯与康熙最为相像,至于他为什么没能登上皇位,只能归于由于各种细小的偶然原因形成的历史必然。鉴于对各个皇子生平只能算是粗略了解,对他们的性格分析也仅属我个人的片面的猜想。
  皇长子胤褆,是康熙第一个成人的孩子,早期颇得康熙宠爱,常带在身边,是一员猛将,康熙战时的左右手,战功卓著。他很好的印证了一个出色的将军不一定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这一规律,虽然他在军队有很高的声誉和较大的影响,但在夺嫡的斗争中,却很不冷静,同时不善于把握人的心理,被三阿哥胤祉摆了一道,而在触怒了康熙之后,他非但没有收敛锋芒,在自己无望的情况下,上书康熙推荐八阿哥胤禩,在康熙原本敏感的心上又戳了一下,也间接导致了胤禩的出局。胤褆可能长期处于一种很困惑和愤恨的情绪当中,他会想,为什么明明他是长子,并且才能和功勋都要优于皇太子,仅仅因为他的母妃是庶妃,便要屈居皇太子之下。同时,他母族的代表人物明珠,与皇太子母族的代表索额图是死敌,纵然他在康熙在位时没有不臣之心,但就两个家族的交恶程度,当康熙百年后,他的结果也好不到哪里去,因此,他处心积虑地拉太子下马,并且落井下石,不仅是他长年的心理积怨,也是他背后支持的家族力量的意思。胤褆是一个军人,他的性子可能非常直接,因此很有可能在康熙处罚他之后,顶撞了康熙,使得康熙对他在军队中的影响产生了防备,因此被一直圈禁,直死没有被释放,虽然他的成就来自军队,他悲剧人生的原因也是这些突出的战功。
  胤褆的生母是惠妃,纳兰氏,与清朝第一大才子纳兰性德是很近的亲族,按理说背景很好,惠妃这个女人也应该是很温婉贤淑,书画皆通的人物,她教育的八阿哥是很受朝中文臣们欢迎的。虽然基因很好,但是因为清皇室的规矩,没有地位的庶妃的皇子是交给别人养的,因此,胤褆应该是寄养在某大臣家里,所以没有能够接受到惠妃的直接教育,成为了一个文化上有些欠缺的武将。我猜测,按照性情来讲,八阿哥胤禩可能更符合惠妃对孩子的要求,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应该比较好,因为在康熙死后,惠妃去的不是亲生儿子胤褆家里,而是养子胤禩的家里养老。至于胤褆为什么要向康熙推荐胤禩,是出于他耿直的性子还是原本就想陷害胤禩,大概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皇太子胤礽是在中国历史上数得着的悲情太子之一,战战兢兢当了四十年的皇太子,然后被废,又复立,再被废,至死圈禁,从初始的踌躇满志,到后来的晴天霹雳,再忐忑不安,最后万念俱灰,真是尝尽了人间百味,纵然他这一生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但心灵上实是受到了非人的折磨,无论他真实的行径如何,在这一点上,应该仍是值得人同情的。
  胤礽从出生就是皇太子,母族有康熙非常倚重的索额图做靠山,除了皇长子胤褆之外,论硬件,其他的皇子都不是他的对手。家族的规模是一方面,但也要看康熙的倚重程度,在这方面,明珠和索额图都是他从青少年时就重用的亲信,这层关系,是其他皇子的母族无法达到的。其实如果大家比较和谐,估计就没有历史上这一段惨烈的皇位争夺,但是明珠和索额图是水火不容,因此,明珠一派千方百计要暗算皇太子,索额图就想尽办法保他。在这中间发生的各种事情,一定非常频繁,且手段毒辣,胤礽长期生活中这种环境下,纵然他再天资聪颖,也有心理扭曲的时候,加之康熙的寿命实在太长,完全看不到有衰老的迹象,胤礽在当了许久的太子之后,从最初的兴奋,对父皇充满崇敬和感激之情,逐渐消磨了意志,然后焦虑,最后竟然暗恨父亲的寿命实在太长,产生逆反心理,反映到行动上,就渐渐地愈加对康熙不恭,并不断找一些刺激来分散压抑的情绪,同时向父亲示威。索额图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估计他的身体情况不允许他撑到看着胤礽即位那天,出于个人的私心和对自己照顾的孩子的爱护,索额图终于动了让胤礽篡位的念头,只是失败之后,他自己丢了性命,连累了家族,也使得胤礽失去了康熙的信任,没有了康熙的支持,胤礽就什么都不是了,很快就被他的弟弟们给拉下了太子之位。至于康熙为什么后来又复立胤礽,很有可能并不是出于对他的父子感情,而是因为有很多大臣成天唧唧歪歪地吵着要立太子,他拿来堵他们的嘴,又或者是为了看哪一些皇子又忍不住出手暗算太子,以便于考察这些皇子的品性,同时顺便观察一下朝中大臣的反应,来判断某些大臣的忠心程度,一句话,胤礽被复立,纯粹是康熙在利用他。胤礽后期因行为有亏,已经不具备作为帝王的素质,康熙利用完之后,毫不留情地再次废了他,并把他圈禁起来,但是因为康熙对他有特殊的感情,因此待遇应该不算差。为什么同是圈禁,胤褆活到雍正十二年,而胤礽在雍正二年就去世了呢?我猜测,他应是死于雍正之手,因为雍正继位之初,他弑父夺位的传言盛行,朝中无论从剩余的皇子,宗室皇亲还是某些大臣,都对他颇为不满,这时候,前朝被废的太子于雍正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除去他出于各种原因不能轻易除去的亲弟弟胤祯,胤礽是一个对他的皇权有潜在危险的人物,因此,雍正毫不留情的处理了他,而这时候已经被圈禁近二十年的胤褆已经没有任何威胁了,雍正不需要对付他,为自己再添上一条罪状。胤礽依然没有逃掉他的悲剧命运。
  胤礽与胤褆的演员是不难选择的,但是须得演技好,至少在气势上,不能被陈道明直接盖住。胤礽是一个被惯坏的具有偏执性子的孩子,他种种不合身份,招致康熙反感的行为,也必须要有一定的歇斯底里才能做到。《皇太子秘史》虽然从情节上讲是超级烂片,但总体基调还对,马景涛本身就经常演绎一些歇斯底里个性的角色,也算帅哥一枚,服装颇精致,是比较符合我脑中的皇子形象的。胤褆有很多人都可以演的,但是前提一定要显得比马景涛年龄要大,同时需要武将的形象,虽然刘德凯感觉还是有一点文质彬彬,还好他也演过清朝的皇子和将军,形象上比马景涛老,作为胤褆的人选也不算太违和。
4、之三 胤祉和胤禛 ...
  若论康熙这些参与皇位竞争的几位儿子中,腹黑的程度,当然雍正帝胤禛是排第一位的,但是三阿哥胤祉也不应是什么善类,论腹黑,他只比胤禛差那么一点点,但是绝对比其他兄弟要高。可以肯定的是,这两人在平时的生活作风,个人爱好,军政公务,甚至是皇位争夺中的立场上,都是投康熙所好的,而且,在整个康熙朝夺嫡风云中,只有该二人没有受到过太大的斥责,就算康熙最钟爱的胤祯,也曾因为给八阿哥说好话而受到过责骂,只有他们审时度势,明哲保身,腹黑的程度可见一斑。但是胤祉手段上始终比不上胤禛,最终逃不了幽禁的命运。
  胤祉是一个在才学上与康熙最相似的皇子,各个方面都极其优秀出色,尤其难得的是他与康熙一样是一个有严谨治学精神的科学家。这样高的才华,康熙是非常喜欢的,也很偏爱,康熙三十七年,仅比胤禛大一岁的胤祉就被册封为诚郡王,而胤禛只不过是一个贝勒,虽然在第二年出于种种原因被降,也不难看得出,早期康熙也是非常欣赏并且信任这个儿子,而胤祉本人也谨慎小心,在其后的时间中,并无太大过失。
  很多人都说胤祉是一个学者型的皇子,并且说他身体不好,但实际上胤祉的骑射都非常了得,也并非弱不禁风。有谁规定书生就一定是无缚鸡之力的?所以胤祉正是一个如他爹一样文武双全的人,他也是在康熙授意下领兵打了好几次仗,大概是集合了大阿哥胤褆和二阿哥胤礽的优点。那么这么一个完美的人有没有弱点呢?有的,而且是严重的致命的性格弱点,而且是长时间形成的。
  作为年长的几个阿哥之一,胤祉并非没有夺嫡之心,只是他的实力不够。这里的实力并不是个人能力,而是没有一个雄厚的母族来支撑。胤祉的母妃是荣妃,从她的生育记录来看,在康熙早年,荣妃绝对是非常受宠的,但是她一共生了五个男孩,只活下了胤祉一个,而且是在胤礽出生之后,而她生育的唯一一个女儿却活了下来,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那就是,荣妃因为没有一个显赫而有实力的家族,虽然在宫中深得康熙宠幸,但是很有可能由于惠妃和皇后的家族从中作梗,连自己的孩子都保不住。康熙作为一个非常有能力和品位的男人,他挑女人的眼光绝对不差,因此,在早期让康熙迷恋的荣妃,应该是一个各方面都非常出色的女人,包括心智聪慧。那么这个聪慧的女人三番五次地被人杀害了亲生儿子,她的心里能不怨?不恨?不担忧?那对于这一个硕果仅存的胤祉,她一定是倍加上心教育,因此胤祉从各方面都讨得康熙欢心,这一点与荣妃的教育很有关系。但是荣妃的背景始终是胤祉的硬伤,因此母子二人在宫内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活着,不敢露出半分有野心的样子,以消除明珠和索额图的疑心。另外他们在等机会,等明珠和索额图都倒台,等胤褆和胤礽两败俱伤的机会。
  胤祉在前期肯定是跟太子和胤褆都交好的,他腹黑地潜伏了很久,几乎是两面溜光,但是当他看到了机会的时候,他便有的争位的野心。胤褆和胤礽两个人之间是一定要死一个的,因此他判断了形势,果断地出卖了胤褆,真实的情况如何,是出卖还是陷害,历史都不会给出真相。其实,巫蛊不巫蛊,这个主要看康熙,康熙需要一个理由原谅胤礽,也需要一个理由处置了胤褆,因为胤褆这个时候在军队的力量有点大得超出了他的掌控,胤祉就给了康熙一个。但我认为他虽然因此受到了称赞,也埋下了祸根,康熙不是一个仁慈到神马都不计较的人,他是从层层斗争中拔出来的超级腹黑,虽然他嘴上说胤祉这样做是很好的,但说不定在心里就已经判定了胤祉有私心,因为当时的情况,纵然康熙对胤礽还是存有幻想,但其实胤礽的性子他还是清楚的,父子间向起了疑心,便断不会向之前那么和谐,所以当胤祉揭发了胤褆,虽表面上是对胤礽有利,但事实上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他自己。其实不管是家事还是国事,决策者总有判断失误的时候,当醒悟过来时,便会倍加的懊悔,也许,康熙最后想过来了,便在心里闹了胤祉也说不定。其实胤祉虽然才学上很好,但于政治上实在是有些迟钝,政治家也是要讲天分的,同是在一个环境下磨练,有些人忍的,有些人忍不得,有些人开始忍得后来忍不得,所以结局也就不一了。胤祉的错误就是有些太过自负才学,而忘记了其实政治是需要手段而非真才实学,这是搞政治的文人的通病。自命清高的结果就是,纵然胤祉行事万般小心谨慎,也总是在紧要的时候因为一些不痛不痒的小事失却了康熙的信任,然后在关键的时刻输给了胤禛的手段。
  如果说胤祉是搞政治的文人,那么胤禛刚好相反,他是一个搞文艺的政治家,是一个纯正腹黑的有野心有手段有耐力有能力有点文化品位的政治家。康熙的儿子们都很出色,各有所长,军事,政务,文化,经商等等,每个人都身负几项才能,偏偏纯正的政治家只有胤禛一个人。中国有句话叫成者王,败者寇,并非是因为胤禛胜在最后才称他为政治家,政治家这个词不是什么好词,一个政治家除了与其他人一般的才学外,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狠。自古以来,成功的帝王枭雄,纵然被史书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贤良仁慈,但是碰到个人利益的时候,无一例外的心狠手辣。政治这个东西,从来都是你死我活,搞不好会丢性命的。因此,康熙这么些儿子当中,唯一一个真正能够做到狠心的胤禛,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政治家。
  胤禛这个人在历史上褒贬不一,在涉及到清穿的网络小说里出镜率是最高的几位之一,拥有众多的粉丝。夺嫡事件的经过也被人们从专业角度,臆想角度给分析了无数遍。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胤禛即位还是耍过手段的,无风不起浪,官方史书记载是可以经过删节的,没人知道事实是如何,但是就胤禛即位后的种种表现看来,我认为他必是有些许阴谋算计的。
  到底胤禛这个人如何,谁也下不了定论。我认为他应该是生活得比较矛盾的一个人,因为胤禛的个性是很有些暴躁冲动的,但是他一直忍耐得很好。这应该是从少年时代开始的,胤禛一生下来就被送给佟贵妃养,非亲生的娘,难保不会给他的个性造成一定影响,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一定是生活在他的哥哥们的阴影之下。胤禛总起来讲才学已经很好了,但是没有突出的地方,比军事一定比不上胤褆,比才学一定比不上胤祉,而胤礽那时候是万千宠爱在一身。因此,在几个年长的皇子中,康熙的目光不会经常顾及这个看起来没有任何长处的孩子,反倒是他偶然的孩子气会被康熙认为是心性浮躁,脾气古怪,因此康熙曾公开批评他喜怒不定。如果胤禛自暴自弃,继续由者自己的性子行事,那么日后就不会有雍正帝了。难得的是胤禛他改了,收敛了自己的性子,韬光养晦起来。一个人的性格要改变是很难的,只能从表面粉饰伪装,胤禛能够伪装了几十年,不得不说是个忍耐力一流的人。所以政治家的天性都是共通的,譬如勾践卧薪尝胆亦是如此,能忍到所有人都不再提防怀疑,然后找到合适的机会,一击致胜。
  说胤禛是一个搞文艺的政治家,是因为政治家除了钻营算计以外,其他的都是属于个人爱好范围。当然,有个人爱好要看这个人的能力了,虽不是必要,会一点总还是显得高雅的。因此,胤禛会音乐,画画,下棋,赋诗,书法等等,当然其他出色的皇子也会。上位者风雅一点并非什么坏事,在处理好政务之余搞点文化生活,也有助于国民文明的提高,因此,雍正朝留下来的艺术品也是很有点品位的。
  雍正的生平,都被人八烂了,除了表明我个人的看法,其实我也没什么可再写的。总之,我并非很喜欢胤禛,但是也不讨厌,说到崇拜,那是比康熙差一点点的。当时在做胤禛的视频的时候,是带着非常复杂的感情去很细心的做,等到回过头来再看,还是这个视频在一系列中精致些,果然我内心还是有些偏向四四的不是?
    说到胤祉和胤禛的演员选择,当然最先定下的是胤禛。胤禛在我的理解中是一个非常有心计和气势的人,当然我这种颜控也不会能容忍四爷丑得天怒人怨。还好有一个江华,当年江华在亚视演雍正时正是风华正茂的二十多岁,但是气势超强,演技超好,人也超帅,以致我一看有关胤禛的小说,脑中浮现的都是他的扮相。江华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演员,人帅,演技好,与现在某些痴呆丑角相比,那是天神一样,只可惜时运不佳,江华一出道便是在亚视,后来过档TVB后,没有收到力捧,只出演了为数不多的几部剧集,可惜了他的容颜和一身才华。但总算他在亚视还演了这么一个帅哥雍正,否则我还真的不知道该选什么样的素材,去完整我对胤禛的yy。
  胤祉在08年的那一版非常粗糙没有技术含量用会声会影东拼西凑的视频里选的人是保剑锋,颜也还好,就是气场太弱了些,也太年轻。后来终于决定了用陈浩民,因为陈浩民与马浚伟一样是从TVB出来的为数不多的有点文人儒雅气质的帅哥,而且也曾受过力捧,很有些气场,并且某些角度看来还有些腹黑的感觉,觉得他是很符合我对胤祉的想象,虽然仍然看来比江华稍稍年轻,但是具有文艺气质的人总是显得青春一些,因此也就不那么违和了。
5、之四 八爷党 ...
  从个人角度来讲,感情上我确是偏向于老八。人总是莫名其妙的很容易同情弱者,神马怀才不遇,生不逢时是最让人唏嘘的了,我也不例外。除却对弱者的同情之心,八阿哥胤禩之所以获得人们的关注,是因为这个人实在是有才,人品实在是好,但命运实在是太悲剧了。他的才能闪耀到连雍正都要称赞一句,为人和善到很多异母兄弟跟他亲,大半的朝臣都称赞,就是这么一个人,从少年一直悲剧到青年,从青年一直悲剧到中年,然后一直到死,甚至连妻儿都护不住,怎能不让人同情?这一切的根源,究其根底,无非是他的生母没地位而已。但若他与胤礽换一下娘胎,那他便不再是历史上那个八阿哥,他会是另一个皇太子,因为所有的结果都有其本质原因,因为根源在康熙教育上。
  胤禩是很有才也很有能力,有目共睹,交口称赞。但是这个能力到底是治国的能力还是普通的行政能力,这个可能绝大多数支持者都没有考虑。私以为,胤禩的普通行政能力很强,办事很周全圆滑,甚至超出胤禛,他都能年纪轻轻的就做内务府总管了。但是,在政治能力上,胤禩绝对要弱于胤禛,因为他失宠之快,被康熙打压之重,而且绝无东山再起的力量,在夺嫡意念上,他已经输给胤禛了。在后期胤禛为了笼络大臣及其他皇子,虚伪控制他的时候,他也没有完全的反抗,这样的犹疑和懦弱,是胤禩致命的政治弱点。总之,如同胤祉一样,他关键还是欠缺了一个“狠”字,心计也不够。胤禩总是认为事情我做到最好了,人品我做到别人挑不出来了,大家都称赞,那就成了,但是很少考虑到上位者不仅仅是需要朝中大臣的支持,而且需要有坚强的军事力量做后盾。动刀动枪的事情谁都不想干,伤元气也伤自己的面子,但是真正动到利益上时,有时候一只军队,会比一屋子的元老都有用,“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政治铁一般的定律,实例参照李世民。康熙为什么宁愿损失一员猛将,也要将胤褆圈禁,是因为胤褆在军队里有声望。那么康熙为什么要重重地打压胤禩,则是因为胤禩在朝堂大臣里影响太大。康熙一直是一个偏心的父亲,也是一个自负的人,更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他一方面怒太子不争气,另一方面很不愿意承认自己教育失败,之所以要铲除胤褆和胤禩,一方面是对太子有幻想,留胤褆和胤禩,则将来朝廷不稳,这是很小的原因,另一方面,他内心实在不愿意承认自己还在盛年之时,这些皇子大臣们就叽叽歪歪吵着下一任皇帝是谁,小心眼的皇帝肯定会想,这不是咒我时日无多么?但是康熙毕竟自己还是愿意有一个“仁”名,还得靠着大臣们干活,因此,就把气撒在儿子身上,最倒霉的就是胤褆、胤禩和后面要八的十三阿哥胤祥。
  虽然康熙这么想是没错,这么做也没错,人家是当爹的啊,但是,终究在骨肉亲情上,他还是淡了。八阿哥原本出身不好,这肯定从小就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障碍,没心理变态已经是,很好了。人家辛辛苦苦这么多年积极上进,终于博了一个好名声,娶了一个有背景的老婆,也算成功了,结果康熙一句“辛者库之子”,不只戳到人家最苦的点上,还顺便骂了人家的亲娘。亲爹骂自己和亲娘卑贱,让胤禩情何以堪。为了一句话,良妃抑郁而终,胤禩大病一场,就这件事来讲,康熙的确太冷酷了,纯粹的后爹啊,太偏心了。这种悲剧的人生,就连后世的人看了,都唏嘘不已,当时某些自以为清高正派的官员肯定也有人同情他的遭遇。那么如果是他有心的话,是绝对能够继续笼络住一部分人的。这一点,胤禛也很明白,因此他假意对胤禩好,实际上不仅仅是为了笼络胤禩,更是做一种姿态,以尽快博得朝中大臣好感,巩固自己不是太稳定的政权,毕竟,就算胤禩已经没有争位的心,还有一个亲弟弟十四阿哥不是。
  我个人认为,其实八阿哥胤禩夺嫡的心并没有那么强烈,只是他在做人上太成功了,相比之下,太子就太过于暴戾,朝中大臣们都不愿在暴君手底下干活,如果有机会,当然愿意选个好相与的,再加上个别人的鼓动,他又有了妻族的靠山,多少还是动了心的。但是当他被康熙打下去以后,他绝对完全没有心思了,纵然有其他的人不甘心,就胤禩本人来讲,应该没有多少想法了,因为是自己的亲爹否定了自己的能力,整的跟仇人似的防着,郁闷还来不及呢,哪里还有心思折腾。因此胤禛最后将胤禩折腾死,其实是挺不人道的,跟小心眼康熙也没啥两样,纯粹是私人恩怨。至于到最后,胤禩是病死的还是被雍正赐死的,其实都没大差了,谁能经这么一折腾,身体还强健的?就连雍正这种没受过打压的,都因为算计劳心过重,身体一直不好,更别说跟他心眼差不多又受了不公正待遇的胤禩了,真的太凄惨,太惹人同情了。
  胤禩死是在九阿哥胤禟死后一个月,时间间隔太近,因此很容易让人联想。我对九阿哥这个人很有爱,不论这个人是不是猪头,是不是奸商,是不是叛逆,我都爱,原因是这人是纯爷们。这么些皇子里面,这是我唯一认之为纯爷们的人,纯粹从个人气节上讲。九阿哥能一如既往,痴心不改地支持八阿哥胤禩,这已经将爷们的“义”做到家了。政治这种东西,搞不好会出人命,因此,许多人为了保命,见风使舵,临阵倒戈的事情经常干。九爷不是,九爷认准了八阿哥就不改了,八阿哥不行了,他说十四好,就又拼了老本去帮十四,在帝王家里,异母弟兄能做到这份上,得共患难到什么程度才行啊!另一个体现他爷们的地方就是他的硬气,真的是贵族骨子里带的硬气啊,敢一次次的挑战雍正的皇威,不是一般的有骨气啊。雍正这么多弟兄里,最讨厌最恨的就是他,能让雍正恨得咬牙切齿,九爷也是牛人一个啊。
  胤禟的也是很有才的,都说了康熙的儿子各个都是能人,他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才学不好怎么学俄罗斯文啊。我个人感觉,九爷并非没有文化才能及政治才能,他只是有个人的选择,那就是做八阿哥的支持者。正因为八阿哥是以夺嫡的姿态出现的,因此他便选择了做其幕后的人,这是多么有爱啊。因为八阿哥需要银钱,所以他去从商,被别人看不起也不要紧,古时候商人地位很低,像这种贵族,哪一个愿意明目张胆的做买卖的啊。以九阿哥胤禟的出身,说他自己缺钱那是笑话,宜妃的家族也是颇有权势,还用不着他去丢这个面子。这么为了兄弟两肋插刀的九爷,怎不让人心生敬仰。
  那么为什么胤禩和胤禟的关系这么铁呢?原本两个人就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两个人的母族不是一个阶层,性格也差别甚大,按理说胤禟这种有个性的人应该看不得胤禩的隐忍,那么之所以两人关系紧密,应该是因为两个人从小就共同经历过一些事情,从他们对皇太子的愤恨之情可以推断,这两个皇子小时候没少受胤礽的气,从来大鱼吃小鱼,大孩子欺负小孩子,这是铁律,就胤礽一贯的表现来看,欺负弟弟那几乎是肯定的。而这里面,出身差的胤禩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可能最多,以他的性格,不仅自己忍受下来,还极可能保护了个性倔犟的胤禟,因此,这种由少年时代建立起来的兄弟之情,可能是胤禟后来支持胤禩的重要原因。那么,胤禩比胤禟大二岁,他们的感情很好,同样,胤祥比胤祯大二岁,他们为什么就站到了对立面呢?后续还会再详细揣测。
  雍正是极恨胤禟的,对待他也很残酷,除了胤禟处处与之作对之外,我猜测雍正其实是非常羡慕甚至于嫉妒胤禟对胤禩的兄弟之情,因为这是他得不到的。雍正这种人,应该对得不到的东西很有执念,比如王位,比如生母的爱,比如兄弟之情。可是除了王位之外,其它他都得到的不完整。德妃绝对偏向胤祯,因为母亲都对小儿女偏心,而雍正是她的长子,并且小时候是给别人养的,感情自然淡了。至于兄弟之情,当胤祥历尽艰辛,尝尽冷暖之后,他便对一切小心翼翼起来,纵然不会拂了雍正的意思,但对他只有恭敬却非亲近。在这种情况下,胤禟为胤禩所做的一切便令人备觉可贵。雍正是很自负的人,他会想为什么我是胜者,强过于胤禩,但是别人却对我敬而远之。而胤禟更加不知好歹,根本就不向他低头,这样,雍正心里总是不舒服,因为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做人不及胤禩,他与亲弟弟胤祯之间的关系便是明证。雍正还有一个恨胤禟的理由,就是胤禟的生母宜妃,这个是因德妃而起的。雍正是一个搞文艺的政治家,本身是很清高自负的,因此,就算他手段狠厉,总驳不过面子上的一个“孝”字,而且因为他幼年非生母所养,所以对德妃有着更特殊的感情。我个人猜测,按宜妃与德妃的受宠程度,应该是不相上下,而两个人的性子,应是南辕北辙,属于不相容的类型,以宜妃的泼辣和德妃的刚烈,两个人之间定是素来就互相看不惯,因此,雍正出于对自己老妈的爱戴,肯定对宜妃也是怀恨在心的。所谓父债子偿,母债也得儿子还,那么胤禟就连雍正对宜妃的那点怒气一并承担下来了。不得不说,雍正真是比他的老爸康熙还小心眼,小心眼的男人伤不起啊。
  于是,受到雍正这么怨恨的胤禟,他的结局注定是悲剧的。胤禩是被杀还是病死不好说,但是,胤禟绝对是被雍正杀了的,不论他有没有亲自命人执行,就胤禟这种高傲的性子,被残酷的对待后,是不会苟活于人世的,果然是纯爷们,死也死得干脆,真正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世上真正能做到顺从自己内心,不为强权所屈服的人,真的太少了,所以,我非常欣赏九爷。
  至于与九爷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八爷党中的墙头草,十阿哥胤礻我。这个人是不是天生资质有限很难说,我更倾向于十阿哥的表象是其明哲保身的伪装。他能选择与胤禩和胤禟站在一起,除了他们少年时代的情谊,多半还是因为性格相投,他对于胤禩和胤禟的为人是很了解的,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其实康熙的皇子中,掩饰锋芒,明哲保身的还有几个,譬如五阿哥和十二阿哥。十阿哥既然能入了胤禩和胤禟的眼,绝对不是一个鲁莽的蠢货,他的外祖是顾命大臣遏必隆,姨母是皇后,母亲是贵妃,出身显赫,母族实力足可以与皇太子相媲美。若是论家族的话,十阿哥其实是很具有争位的实力,但是他也有不得不低调的理由,温僖贵妃早逝,他自幼失了母亲,难免从幼时起就看人脸色,而他的母族,从外祖遏必隆开始就一直奉行明哲保身的低调原则,他也多少受了点影响。所以说,墙头草的性格也是有其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原因造成的。这种性格和伪装最终使得他逃脱过了雍正的愤怒,善终于乾隆时代。不知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他是否也会偶然想起青少年时代,那常伴随在身边的两个兄长。
  八爷党里还有一个后期加入的十四阿哥胤祯,这是一个重要人物,因此与十三阿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私以为,十四阿哥不能算是严格的八爷党,因为他的年纪毕竟小些,之所以愿意亲近八阿哥他们,可能还是在成长中被胤禩的人格所吸引,至于康熙末年最后的斗争,应该说是十四爷党才对,因为那时候他变成了重心。
  很奇怪的是当时在选择素材时,八爷党也是几乎马上就定好了,完全没有犹豫。钟汉良是最符合温润如玉的八爷形象,真的不好用其他人代。冯绍峰是很帅了,但是我是年纪大的人,总觉得他演得胤禩还是太凌厉了些。钟汉良在《康熙秘史》里演得太苦了,好在还演了《鹿鼎记》的康熙,总算有几个稍霸气的镜头,两相结合,刚刚好些。至于歌曲,在经过反复的挑拣,还是选了苦得一米的《一生心碎》,恩,主要是觉得歌名跟八阿哥这人悲剧的人生很符合,歌词也的确太惨。九阿哥胤禟选的是赵鸿飞,很多人喜欢他演的雍正,的确,演的很好,人帅,也有层次感。但不知怎么,我一看见就把他的形象自动按给了胤禟。赵鸿飞的扮相是很帅,我个人感觉有那么一点外露得刚刚好的邪气,可能是因为他巴掌大的小脸和微挑的眼角。而且最关键的是,他虽然很有气势,但是外貌实在是年轻,演胤禛的话,后面的演员面相便会显老。当然,有江华在,我说什么也不会选别人演胤禛的。九阿哥是我极喜欢的,当然要用帅哥赵鸿飞了。十阿哥的形象其实也可以用别人的扮相,但是我喜欢于波憨敦敦的样子,人家那可是演乾隆,可是我越看越像老十,因此就这么定下来,一直也没有再换过。
6、之五 胤祥和胤祯 ...
  在涉及到争位的几位皇子中,胤祥和胤祯是两个比较年轻的皇子,虽然年龄不大,但是才学和能力都很好,作为皇位继承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个人认为,康熙在已经确定太子不适合继承大统以后,他其实是有意锻炼更加年轻的皇子成为未来皇帝的。胤祥和胤祯都有资格,但是胤祥生母早逝,宫里没有人为他张罗,因而早早地中了阴谋而落败,胤祯是德妃疼爱的小儿子,就德妃与康熙之间的良好关系来看,康熙末年的确是属意十四阿哥胤祯为皇位继承人的。
  胤祥早年非常受康熙赏识,后来雍正继位后也是非常倚重他,可见他不但能力强而且为人可靠,应该是正直的。但是,为什么从夺嫡斗争明朗化后,胤祥被康熙厌恶,以致他失去了整整十年康熙的信任,而备受打击呢?我是一个信奉阴谋论的人,以下是我的猜测:一、胤祥太招康熙宠爱,因此被想保住皇位的太子或者某些想争夺皇位的皇子妒忌,中了暗算。这个人是谁,很难下论断,也许是太子,也许是八阿哥党,也许是他的好兄弟四阿哥,如果是最后一种,那其实胤祥真的算挺可怜的,不过以雍正这个腹黑的政治家,这也不是不可能。二、胤祥自己有这份心思,而后被康熙识破了,然后受到严厉的惩罚,不过这种可能性不成立,因为历史所载的胤祥不是这样的人,不然雍正不会容他活着,更匡论对他如春风般的温暖了。三、仍然是阴谋论,胤祥失宠的时间和废立太子的时间是一致的,也许胤祥就是为了某个人而参与了陷害太子的活动,被康熙得知后,又不供认出真相,因此被康熙厌弃。当然这个人不做他论,应该就是四阿哥胤禛。四、还有我自己瞎琢磨的一种情况,就是视频当中的内容,胤祥认为康熙为自己两个妹妹的指婚,间接造成了妹妹的早殇,因此与康熙起了严重冲突,康熙虽然是一个父亲,但是他首先是一个天子,是不容别人质疑自己的决定,以康熙的小心眼,胤祥的行为被认定了大逆不道,而此时,康熙与太子与大阿哥与八阿哥的冲突已经到了顶点,因此胤祥撞到了忤逆的枪口上,成了一个牺牲者。不论历史的真相如何,总之,胤祥与康熙的父子感情也在康熙日益的多疑中结束了,而之后漫长岁月的被冷淡,终于使胤祥由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事事谨慎的中年人,长期的抑郁也极大的损害了他的身体,以致他甚至比雍正都早逝。不管胤祥失去康熙信任的真相如何,结果都是一样,他是那个历经沧桑的悲剧的十三阿哥。
  胤祯与胤祥的才学相当,能力也相当,更甚至于是一个非常有军事才能的皇子。康熙晚年应该是对这个文武双全、个性又很好的儿子很有一些期待,我个人认为康熙应该是准备传位给胤祯的。这个在历史上也是有证明的,而且就算历史无法给出真相,仅从德妃的表现上来看,康熙当时应该是透给德妃很明确的口风了,因为如果雍正即位是康熙的意思,身为他的亲生母亲的德妃不会半点面子不给,手心手背都是肉,两个都是德妃的亲生儿子,哪个当皇帝,德妃都是皇太后,那么,德妃不给雍正面子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康熙原本说的是传位给胤祯的。以德妃的为人,她绝对是无理由的支持康熙,而她对雍正不满,并不只是出于偏心小儿子,而是因为胤禛的皇位根本就是从弟弟手中抢过来的。
  我认为胤祯是很豁达的人,甚至于太过善良,因此被雍正钻了空子。为什么说他善良,因为他身在西北,手握重兵,如果真的是有心争位,而且手段够辣,他可以挥师进攻京城的。当然,代价比较大一些,以雍正为人,可能不止是以胤祯的家人为质,至于与胤祯交好的八阿哥党,甚至是德妃,雍正也是绝不手软的。胤祯耳根子软,虽然雍正也有控制京城的禁军,但是胤祯真的背水一战,根基不稳的雍正,势必受到极大冲击,那么雍正绝对对胤祯好言相劝过,雍正这个人腹黑,腹黑的能力就是能看清人的弱点,因此雍正绝对是抓到了胤祯的弱点,比如德妃,比如神马以和为贵,神马不要扰民之类的。胤祯虽然能力很好,但是在政治上毕竟没有经验,就是这一时心软,使得他年纪轻轻三十多就被软禁,直至雍正死去。胤祯也算比较豁达,其实一个人的寿命,除了与身体有关系以外,与心情也是有极大关系的,胤祯的这些个哥哥们都没有太长寿的,而他受到不公正待遇,能一直活到七十多岁,不得不令人佩服他的心胸宽广。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当时是由这个年轻的十四阿哥即位,后面的历史又会是什么样?可是,历史没有如果,一个人的一念之间,会决定自己的命运;历史的一夜之间,会决定国家和民族的遭遇。所有人,所有的组织都在做着或对或错的决策,时光行进到了今天,我们只能揣测,当年他们或悲或喜的心情,唏嘘他们或完满或遗憾或可叹的人生。
  胤祥和胤祯的人选也是一眼就定下了,两个人都很年轻,有才,但是不同的是,胤祥少年时代丧母,妹妹又早殇,胤祯则一直是康熙和德妃疼爱的小儿子。我想胤祥总体来讲应该是要比胤祯更忧郁,又有些许的伪装的坚强和不羁。邓超和袁弘都是极好的演员,两个人都很帅,清装扮相都有皇公子的气场,不知是不是少年天子的故事有点压抑,邓超的演绎很有些忧郁和悲凉,因此用来做了十三的视频;袁弘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感觉他不只帅,演技也是非常好,细看下,袁弘的眼角有些上挑,感觉是一个飞扬跳脱的青年,要比邓超的扮相稍稍开朗些,《上书房》里有些镜头也很适合拿来做十四的故事。完成了发现,国内有些帅哥演员气场真是足啊,比如赵鸿飞、邓超和袁弘,与20年前的江华放在一起,感觉也没有太违和啊,真的希望大陆在拍电视剧多用些本土的演技好的帅哥美女,不要老盯着港台,选角时以剧本为先,那就是我们这些颜控的福利了。
  《步步惊心》一定要赞一个,偶不追电视剧已经很久了,现在刚开播,我就追着看,觉得唐人这次真的是用了心思,电视也真的是好看啊,男主女主男配女配演员都给力,连丫头巧慧都演得非常好啊,服装道具都很精致,主题曲和插曲都很好听啊,最喜欢《三寸天堂》,一直反复听啊。电视剧都拍成这样就好了。最值得赞的是刘诗诗的演技,真的是提高了不少啊,分寸把握得很好啊。
恩恩,有些说的还是蛮有道理的
不过网络小说改的电视剧就算了吧,在我看来只是脑残程度不同而已
大家去一楼的土豆网址看看吧,保证不虚此行,看完苹果猪大大的数字人选的视频后,我表示无论是《宫》,还是《步步惊心》,那里面的主角都是渣啊!!!!
表示看到马景涛和刘德凯的名字之后放弃了=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