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言 ...
同绝大多数网络文学爱好者一样,我最初接触并且逐渐关注这段康熙末年的皇位争夺历史,确是来自于《梦回大清》和《步步惊心》,直至现在的认知,仍然是带有不少这两部小说的影子。在疯狂阅读了所有能够找到的清穿小说后,现如今看到有关于这几个阿哥的小说题目,便一律忽略。虽然对清穿小说审美疲劳,但是我对于这段历史却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并读了一些相关的历史书籍。
在中国历史上,类似于此的皇位争夺事件非常多,但是论涉及皇子的人数质量以及其惨烈程度,康熙末年的斗争,也称是少数了。首先,康熙的儿子非常多,成人的共25人,直到十七阿哥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这场争夺。其次,康熙的儿子们都很有才能,几乎个个文武双全,帝王的儿子中有一两个牛人不算什么,难得是个个都牛,由此可以看出,康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者。假如康熙是一个书院的院长,那很好,学生们个个都是国家的栋梁,但是他们是皇子,他们的命运就注定是自己当帝王,帮助某人当帝王或者阻止某人当帝王。这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即便有些人想置身事外,保持中立,也就只能一辈子作为闲散宗室,寄情于诗词歌赋或者风花雪月。对于一个有能力的男人来说,怀才不遇是人生的最大悲哀,因此,略微有些能力和想法的皇子,莫不想尽办法,为自己的将来筹谋策划。
在其他王朝,由于有实力的皇子屈指可数,因此竞争的重点,在于拉拢有实力的朝臣,而康熙的皇子们,能力上各有千秋,各自的背景人脉也都比较复杂,折算下来势均力敌,单打独斗不足以以明显的优势胜出,因此,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皇子间兄弟抱团夺位。在这场斗争中,真正孤立的是原皇太子胤礽,因为他最大的靠山就是康熙帝,失去了父皇的支持,他很快就淹没在如狼似虎的兄弟们的攻击中。在一众有野心并直接参与了皇位竞争的,应该是皇长子胤褆,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祯。从交办给他们的差事及康熙偕同出游的次数看,这六位的才能都较出众,也颇得康熙帝宠爱,但最后,是皇四子胤禛胜出,而其它各人,或是在斗争中被康熙取消了资格,或是被雍正暗算,结局都甚是凄惨,即便康熙本人,他薨逝的真相,也已变成了谜团。纪实资料经过反复的销毁,真实的情况早已埋藏进历史的洪荒中,人们已不可能窥见它一丝一毫。根据还留存下来的与那段历史无关的,抑或是伪造的资料,人们猜测了各种情况,提出了各种假说,但不论哪一种,都不能下定论。历史就是这样,已发生的容不得假如二字,而已模糊的也容不得一定二字,人们用各种形式描述着自己对那段历史的想象,使得那段历史变得生动起来。
对于这场斗争,每个人都自己的理解,我也如此,对这段历史几乎有点痴迷,但不惟对某个人。我觉得在这场惨烈的兄弟阋墙斗争中,每个人包括他们的家庭乃至朋友,都受到了伤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胜利者,每个人都失败了。这是一场人性与权力的斗争,最终,亲情友情甚至是爱情都败给了皇权,情感败给了欲望,真是经典的人间悲剧。很难揣测雍正坐在龙椅上的一瞬,到底是天下尽在手中的狂喜,还是亲手扼杀自己情感的悲凉,似他如此嬉笑怒骂的文艺青年的性情,应该多少会有些感触吧。可以确定的是,他必定不会失态,毕竟,他是那个在残酷斗争中的胜利者,最擅长伪装的那一个。
因为对这段历史感兴趣,想写一篇小说,将自己对这段历史及这些人物的理解写出来,但文学修养不够,没有那个能力,只能先东拼西凑视频,来满足下自己的想象。我是很喜欢帅哥美女,但是更看重演技,因此挑选了自己还比较熟悉,并且符合个人想象的演员。以下按人物分别进行分析,兼说明演员的选择问题。 |